First
2020年已经过去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拖延症硬是拖到2021年),虽然已脱离“COVID-19”的影响已有6个月之久,但是口罩这一物品,出门不戴着总感觉身上少了些什么。从年初紧张的焦虑到年中的习以为常,再到年末的病毒变异反弹,或许只有在疫情爆发的正中心才能了解到其中的事实与那“谣言”的是非了。
RSS篇
从2019年底接触RSS,到如今已有1年多了,一开始我使用的是Inoreader订阅RSS源,RSSHub统一订阅格式,客户端是使用Inoreader官方客户端,后来随着订阅源增多,免费版额度(150个订阅源)不够用了,才开始考虑自建。
一般自建的是用Tiny Tiny RSS,但是使用之后感觉太卡了(不知道是不是php的锅),最后还是换成Miniflux,感觉瞬间快了许多(至少主页不会一卡一卡的了),而且界面非常简洁,基本上可以开箱即用,同时也有自己的API系统,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虽然一个X-Auth-Token
验证我调了半天才知道这是个啥玩意。。。。。。)
微博使用的是Weibo to RSS进行订阅转换,非常好用,支持Docker自建,比RSSHub内置的微博订阅转换更好用。
微信公众号文章的订阅使用的是wechat-feeds,虽然只能获取到文章链接,但是凭借Reeder4/5的Reader View和Miniflux的抓取原内容功能,一站式阅读体验还是可以达成的。更重要的是All Free!!(虽然我订阅的公众号比较多,但是付费使用订阅公众号文章的服务对我来说不值。。。)
流媒体平台篇
今年流媒体平台不再是仅限于B站了。虽然白嫖了一年多的Apple TV+,但是也只是把《Morning Show》看了几集,可能短时间不会续订了。
6月份合租了Netflix,现在已经看了不少电影和电视剧了。
目前看完了的有:
- 虫笼的卡伽斯特尔《Cagaster of an Insect Cage》
- 斯宾塞的机密任务《Spenser Confidential》
- Formula 1:疾速争胜(两季)《Formula 1: Drive to Survive》
- 鬼影特工:以暴制暴《6 Underground》
- 爱尔兰人《The Irishman》
- 惊天营救《EXTRACTION》
- 永生守卫《The Old Guard》
- BLACKPINK: Light Up the Sky《BLACKPINK: Light Up the Sky》
- 猎杀红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正在看的有:
- 艾米丽在巴黎《Emily in Paris》
- 指定幸存者第二季《Designated Survivor》
- 纸房子第三季《Money Heist》
- 主厨的餐桌《Chef’s Table》
- 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
(不知不觉一个疫情下来居然看了这么多。。。。。。)
YouTube上看了一堆关于如何做饭与翻车锦集。(然而并没有学会。。。)
常看的频道有(感觉也没多少啊。。。):
同时也关注了一些宠物向的YouTuber,例如管家这只“鹅”(那魔性的笑声🤣)。Claire主要有三个频道,一个是Kittisaurus,一个是크집사(大管家),另一个是Claire Luvcat ,Creamheroes因为一些 原因Clarie更新的频率较低,但是以前的视频都在这个频道。哔哩哔哩都有搬运。
总的来说更偏向于生活向的视频了。(在家呆疯了的原因。。。)
日记篇
1月份的时候在家呆着哪里都不能去,于是乎开始想做点日记,去少数派逛了一圈,试用了一堆日记软件后,留下了Day One。但是免费版本一篇日记只能插一张图这个实在是太蛋疼了,看了看Premium版本一年价格是248¥,一气之下还是开了订阅(谁叫这软件记日记顺手呢)。其实更主要是与IFTTT的联动其他的日记软件做不到,还有Instagram的导入,“那年今日这”个Feature我还没有体验过,不过有时候翻翻以前的日记感觉这可能又是一个让我继续订阅的原因。。。(但是所有日记数据是保存在Day One的”私人服务器“(AWS)上,并没有保存在iCloud上,还是很担心数据会不会因为误操作而丢失,希望不要)
(不知不觉已经放了这么多照片在里面了)
玛利亚之墙外作战篇
20年虽然还是使用了机场,但是因为“突然跑路”、“查水表”、“DDoS”等原因,被迫开始了自建之旅。看了一堆方案,最后还是选用Trojan-go(毕竟搭建简单),使用docker-compose部署(懒人必选),也算是一个备用方案了(不知道这个ip能撑多久。。。)
黑苹果篇
暑期末整了个黑苹果,经过不停的作死行为(跨版本升级,没错,就是从Catalina到Bug Sur),除了睡眠会死机以外(睡眠会死机就不让他睡眠。jpg),其他功能已经比较完美了(但是M1版本的Mac Mini一出来又不香了😥)。我大致用了一段时间,感觉除了16GB的内存还不够我用(Office也太吃内存了吧),最大的体会是4K屏下MacOS的显示效果比Windows开175%的缩放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homebrew包管理器用的很舒服,但是Cakebrew安装的应用在homebrew下又找不到,或许又是Path
没设置对。
金工实习篇
要说今年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那么除了X老师的数字电子技术,就是金工实习了。虽然学的是工科,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数学,画板子、打板子之类的活就别想在课上学了。金工实习历时两周,白天大部分时间呆在实习工厂里,头四天在磨锤子(那么多角的🔨全靠锉刀磨,还要拿钢锯切一刀,手都要废了……只有锤柄是用车床车的)后面就是普通车床、卧式/立式数控机床、线切割、焊接、铸造、锻造、牛头刨床、磨床、拆装溜板箱、铣床、雕刻(突然感觉学了好多)。基本上一个螺丝的制造走一个流程下来了。(可惜自己打的螺丝帽依旧不是六边形😓)
锤子组合体:
焊接的不是一条直线(中间的那条)
锻造的不像六边形的螺丝🔩
铸造的砂模非常粗糙(这砂真的好潮湿。。。)
刨床刨的是真光滑
雕刻了一个blog头像(钻头放太深了,画布弄小了😥)
业余无线电篇
年前购入了“绿宝书”——业余无线电通信(第四版)(👉京东指路),随便翻了翻就放了一年,本来想考业余无线电A证,结果因为疫情和省内基本没啥考点的原因被迫“无证操作”(😥我真的没有PTT,我只是听FM广播)。年末刷B站的时候看到了业余无线电UP主“成都M哥”的视频“空间站仰角够大,普通对讲机也能接收SSTV图像”,才知道普通手台也可以接收国际空间站(ISS)的信号(所以我花一百多块再买一个RTL-2832SDR干啥。。。)。于是照猫画虎,在最后几天成功接收到了三张完整的图片。(虽然有点翻车但是大体还行。jpg)
翻车图片如下(Robot36视角):
Heavens-Above(Android App)视角:
以下图片按解码时间顺序排列,时区为UTC+8:00(解码时间与接收时间差半个小时左右)
2020.12.28-11:38:03
2020.12.29-10:53:01
2020:12:31-10:56:51
前两张接收时都是60°左右的高仰角,最后一张是34°的仰角,所以最后一张接收会有部分瑕疵(自己没对准方向怪谁),但是因为是用Robot36实时解码而不是录音下来解码(录音设备可能会把SSTV声音当成噪音过滤掉。。。),所以图片看起来清晰一些。(第一张是因为第一次接收所以完全没对准方向(不懂天线的萌新才会犯的错误)
国际空间站为庆祝ARISS成立20周年,在2020.12.25-2020.1.1(UTC+8:00)时间会使用145.800MHz频率进行SSTV(慢扫描电视)活动,使用PD120模式解码。(记住要将SQL静噪电平设为0)
ARISS Update:
— ARISS (@ARISS_status) December 21, 2020
ARISS Slow Scan TV (SSTV) event is schedul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to celebrate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ARISS on the ISS. Event begins on Dec. 24 at 16:40 UTC and runs thru Dec. 31 ending 18:15 UTC. Dates/Times may change due to ISS operations.
https://twitter.com/ARISS_status/status/1341131453808205842
成功接收几张后感觉索然无味了,等啥时候有条件去接收NOAA的气象云图,自己做天气预报(不可能你别想了)。
Finally
2020年过去了,本来寄托于新的一年能平平安安的度过,但是2021年这还没过几天,感觉这年头还真有可能往2020年DLC的方向去发展(捂脸🤦)。
评论